全部商品分类
复产引种及其注意事项?复产后非瘟防控要点?

为猪商城 / 2020-04-25


复产引进后备种猪或育肥仔猪,要从猪的来源、运输路线和猪群健康状况的监测等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引入的猪只(尤其是后备种猪)进行调查,要求供应猪只的猪场检测均为阴性。对途径区域、运输时间、临时停靠点、途经路线、备用路线、人员安排等进行规划,原则推荐就近引种,减少运输距离,运输途中尽量不停车、不进入服务区,绕过疫区及存在污染的风险点。猪只在进入生产区前共进行3次非洲猪瘟抗原检测,分别为引入前、进隔离舍1周后和转生产区前,三次检测非洲猪瘟病原均为阴性,才可开始猪场正常复产运营。

至少提前三个月做好复产引种计划。引种最好集中于一个种猪企业或一个种猪场,引种来源越单一越好。要对引种场进行重点猪病疫病检测、周围疫情调查。要求引种场提供该场免疫程序、药物保健程序。

尽量选择本地区、本省引种,尽量不跨省区引种。避免跨越多个地区、多个省引种。

坚决不从非瘟疫区(所在地区、市)引种。已经解除非瘟疫情封锁的疫区,必须两个非瘟病毒潜伏期以上(46天以上)才能引种。

引种前对拟引种场进行非瘟、猪瘟、伪狂犬、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疫病进行检测。需要第三方的猪病实验室检测,采血样必须有本场派去引种的人参与。

规划好引种运输路线,用专业运输车,派专业兽医押运。最好委托专业运猪物流公司负责,并签定运输途中非瘟防控协议书。

后备种猪进场后先在隔离舍或后备猪舍饲养45天,检测无非瘟后再转入配种舍。隔离舍或后备猪舍猪群饲养必须专人全封闭饲养、管理。


复产后非瘟防控要点

复产后,从非洲猪瘟防控三要素即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猪群出发,进行4V天网防非。4V天网防非立足于猪场生产实际,把防非分为猪场门户管理,猪场环境栏舍管理、猪群免疫力管理及体内抑杀病毒,其中猪场门户指的是猪场门户以外的范围,猪场环境栏舍指的是猪场门户内环境,及猪舍,涵盖了生活区,生产区的过道、环境及猪舍。猪场门户管理,猪场环境栏舍管理都属于生物安全即切断传播范畴。猪群免疫力管理属于保护易感动物范畴,体内抑杀病毒直接作用于病原体,隶属于广义的控制传染源范畴。

阻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搞好生物安全,把好猪场大门、生产线大门、猪场出猪台;保护易感猪群主要是提高猪群健康度、抗病能力,管好猪的嘴。生物安全最重要,但不能完全依赖于生物安全。非瘟下,规模猪场非瘟防控更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完善非瘟防控系统工程:提高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猪舍环境控制水平,提高饲料营养水平,提高动物保健水平,提高猪病综合防制水平,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定期进行生物安全评估,建议复产后半年内1个月进行1次。定期检测,重点采样:猪群、猪栏、赶猪道、出猪台、饲料、用水。猪场冲洗用水尤其是猪群饮用水的非瘟检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检测频率适当提高一些,建议复产后1个月内每周采样检测1次,之后每月1次,本地区非瘟疫情稳定后,1个季度1次。

及时了解周边猪场及养户疫情;协助当地政府或主动为周边猪场及养户定期检测,复产前,必须间隔1周检测2次;复产后,1个月内必须间隔2周检测2次。


完善规模猪场生物安全制度、措施、方案,重点抓好猪场大门、生产线大门、出猪台的生物安全工作。注重细节,狠抓执行力。设置执行力很强的专职兽医为猪场非瘟防控督查员。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非瘟防控难点问题:防野猪、防蜱、防鸟、防蚊蝇、防鼠、防猫狗等。

复产猪场建立预警机制。从非洲猪瘟防控意识的建立、生物安全监控、病原监测和临床监测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控。猪场需对员工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提高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始终把生物安全防控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