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非瘟导致韩国猪价涨到39.8元/斤,全亚洲都在关注中国的疫苗研制进展

为猪商城 / 2019-09-23

韩国在9月17日、18日两天接连确诊了两起非洲猪瘟疫情,目前尚不清楚疫情发生的原因,但该国猪肉价格已上涨30%以上,9月17日韩国京畿道坡州市两家养猪场的共3950头猪全部宰杀,第二天,涟川郡养殖场发现了非洲猪瘟疫情,韩国政府已表示将扑杀病发养猪场附近的4700头猪。

今日简要



韩国发现两起非洲猪瘟疫情,将扑杀8000头猪


韩国在9月17日、18日两天接连确诊了两起非洲猪瘟疫情,目前尚不清楚疫情发生的原因,但该国猪肉价格已上涨30%以上,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长长官金炫秀表示:“今后一周是最危险的时间”。


据韩联社9月17日报道,当天上午,韩国京畿道坡州市的一处养猪场确诊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是韩国首例非洲猪瘟病例,政府随即将该养猪场及附近另两家养猪场的共3950头猪全部宰杀,并把他们已运往屠宰场的198头猪全部追回、处理。


据韩国广播电台(KBS)、《朝鲜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韩国政府已将非洲猪瘟危机级别提升至“严重”级,通往坡州养猪场的道路被全部切断,并进行24小时监视。韩国还发布了全国家畜禁足令,要求全国家畜在48小时内不得移动,病发的京畿道地区禁足时限则加至一周。


但在当天下午,距坡州病发养猪场50千米的涟川郡养殖场户向当局举报有一只母猪死亡。第二天,当局确诊该猪患有非洲猪瘟,韩国两天内就发现了两期非洲猪瘟疫情,韩国政府已表示将扑杀病发养猪场附近的4700头猪。


据《东亚日报》报道,目前当局尚不清楚猪瘟的传染路径,因为两处病发养猪场之间并无往来,农场主及工人们也没有去过外国,喂猪使用的也都是饲料而不是可能致病的残羹剩饭。


韩媒猜测,由于今年5月朝鲜也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而坡州又临近边界线,因此存在是朝鲜野猪越境传播猪瘟的可能性。但《朝鲜日报》指出,朝鲜养猪区距离有10公里之远,所以这些都处在猜测阶段,没有实锤。


韩国猪肉市场迅速对猪瘟疫情做出反应。《中央日报》称,17日下午3时,在韩国14个主要的畜产品批发市场,每公斤猪肉交易的平均价格达到了6062韩元(约合人民币36.2元),比前一天的4558韩元(约合人民币27.2元)上涨了32.9%。


疫情发生的京畿道首都圈的猪肉价格涨幅更大,在DODRAM集贸市场,猪肉价格达到了6658韩元(约合人民币39.8元),比前一天成交价上涨了59.8%。即便是另一处农协集贸市场的猪肉价格也有5995韩元(约合人民币35.2元),比前一天成交价上涨了48.8%。


业界专家们指出,由于大型超市都有一定的库存,因此批发市场的肉价一步步影响到零售端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没有库存的小餐厅可能会立即上调价格。


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猪肉价格能否上涨取决于如何阻止非洲猪热病扩散。”他们预测,此次发生的猪瘟对猪肉价格产生的影响不会很大。


另据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18日报道,韩国经济副总理洪南基在今天上午的经济活力对策会议上表示,必要时政府将制定猪肉等肉类价格稳价对策。


目前,非洲猪瘟已蔓延亚洲东部各国。今年2月,日本宣布封锁猪瘟失败,未能找到“杀手锏”。而在今年1月、2月、3月、5月、6月、8月、9月,蒙古、越南、柬埔寨、朝鲜、老挝、缅甸、菲律宾等国先后发现非洲猪瘟疫情,今年9月,越南还宣布其全部63个省市均已发现非洲猪瘟疫情。


中国科学家攻克非洲猪瘟疫苗研发难题


我国也深受其害。据农业农村部消息,自去年8月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截至今年4月22日,我国共发生了129起非洲猪瘟疫情,累计捕杀生猪达到102万头。不过截至6月份,我国已有25个省份的疫区全部解除封锁,今年除4月份外,月均发生疫情数保持在个位数。


今年1月,青岛的中国动物健康与流行病学中心发表了当地毒株的基因组序列。随后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从感染猪的脾脏中成功分离出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Pig/HLJ/18,为检测技术和疫苗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今年4月,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制的实验室研究工作首次取得成功。哈兽研采用非洲猪瘟中国流行株Pig/HLJ/18,通过建立非洲猪瘟病毒CRISPR/Cas9基因敲除操作技术平台,经基因工程技术,将非洲猪瘟病毒的毒力基因敲除,获得MGF360-505R缺失和CD2V与MGF360-505R联合缺失的基因缺失弱毒疫苗。随后8月6日,哈兽研将其成果通过《基因缺失的减毒非洲猪瘟病毒及其作为疫苗的应用》专利申请公布。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该疫苗能提供对非洲猪瘟中国流行强毒株的100%免疫保护,可作为安全和有效的防控中国非洲猪瘟疫情的疫苗,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


今年8月疫苗研发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哈兽研在前期基因缺失疫苗自主研发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一株非洲猪瘟双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这就和给人注射的疫苗相似,用毒力减弱但免疫原性强的非洲猪瘟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培养繁殖后制成。不会引起非洲猪瘟,相应地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其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的作用。


9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非洲猪瘟防控与生猪复养技术推介会上。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称之为“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的一个里程碑”;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任马洪超等主管更对疫苗的市场前景作出十分积极的评价;与会的48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中不止一家发出“就等你了”的热切期盼。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1921年最初发现于肯尼亚。近百年来,由于其感染机制复杂,世界范围内迄今尚无有效预防用疫苗。

  

这样一个百年级别的世界难题,我国自2018年8月初爆发非洲猪瘟首例疫情以来,仅一年时间就获得接近商用的突破,学界、业界、公众乃至高层流露出疑问,是正常的。

  

“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确实是一个巨大挑战”,疫苗研发团队负责人、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研究员表示。近百年来,该疫苗难产,他总结主要原因有三:病毒宿主“非常狭窄”,只感染野猪和家猪,一感染致死率极高;其细胞宿主“也非常窄”,主要是猪的原代巨噬细胞;非洲猪瘟病毒是个孤家寡人,曲高和寡,没有其他近亲的病毒可以借用。

  

“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采取基因缺失的技术方案”。他解释,过去一百年对非洲猪瘟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近几年生物技术的突破,对非洲猪瘟感染的机制、独立的分子机制和免疫保护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所以我们是天时地利人和”。

  

步志高举例,拿到毒株以后,要遴选构建疫苗的策略,这就是基因缺失疫苗。实际上最近这五六年,国际上发表了五种被认为有应用潜力的策略,其中英国一种、西班牙一种、美国三种。我们借鉴这五种策略,对中国的病毒分离株作了缺失实验,结果发现其中三种达不到目的,还能够完全致死,或者部分致死;有一种失去了免疫效力”。剩下一种美国人发表的,哈兽研经过深度的生物安全评估,发现它持续感染时间比较长,而且同居感染;更重要的是在体内连续传代时,这个疫苗株可以发生毒力返强。“最后我们得出结论,欧美所有的现成方案都是不可行的,我们必须采取新的技术方案”,就是现在的双基因缺失技术方案。

  

目前,该方案已完成有效性、安全性的实验室研究,并突破了一直制约疫苗规模化生产的最大瓶颈——以原代巨噬细胞实现工业化生产,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唐华俊总结,哈兽研短时间在世界百年难题上有重大进展,四方面优势缺一不可:一是有一支敢打、能打硬仗的团队。上世纪80年代,哈兽研就解决了世界上百余年未解决的马传染性贫血的免疫难题,成功研制出马传贫疫苗,在全国推广,完全控制了该疫病。他希望非洲猪瘟疫苗能在不久的将来成功成为哈兽研解决的第二个百年世界难题。二是有非常给力的科研平台。国内独有的P4高等级研究实验室,去年刚起用的时候还没有发生非洲猪瘟;加上10年前就超前储备了SPF猪群。没有这些,疫苗不可能成功。三是近年来基因组学的蓬勃发展。四是真正到位的产学研结合平台,没有这些平台,就是研究出来了,也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