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猪商城 / 2017-01-12
猪场经营的成败取决于繁殖猪群的效率。如果母猪不繁殖,那么猪场就无猪可售。如果母猪产后不能分泌足够的乳汁来喂养小猪,商品猪的数量就会减少,母猪的生产率也会降低。如果没有仔猪可供断奶或饲喂,那么同期断奶、阶段喂养和分性别饲喂等措施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我们饲养母猪,就是为提高它的繁殖性能力争每头母猪提供年断奶仔猪数由17-22头增加到24-25头,把乳猪育成率提高到92%以上,母猪年产仔由2窝增加到2.3-2.4窝,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本人今天与大家一起集中讨论母猪的营养和管理技术。
在实践当中我们通常将母猪的生产技术管理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后备(空怀)母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母猪特定的阶段就必须按照特定的需求,供给营养实现科学管理。
一、后备母猪饲养和管理
在生产实践中母猪淘汰率大约为30-50%,因此,后备母猪是构成繁殖猪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生产性能的稍微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选作繁殖用的后备母猪应具有较低的背膘厚和较好的生长率,因此,它们在营养上有别于育肥猪。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应从选种留用到母猪交配期间,后备母猪应自由采食,保证能量需求,日粮中粗蛋白的含量不低于15%,赖氨酸含量达0.7%,后备母猪日粮应含有较高水平的钙磷,一般钙不低于0.82%,磷不低于0.71%。
配种后应限制饲料采食量,每天2-2.5公斤,否则胚胎发育早期死亡增加。在实践中后备母猪配种体重应达125-130公斤,背膘厚17-20mm。交配后72小时内采食量应限制少于2.5kg/天。
在管理上实行群饲,一般3-5头/栏。配种前用公猪诱情或把母猪混入陌生母猪中,采取“迁移”办法来刺激母猪发情。母猪配种时间以第三个情期为宜。
二、妊娠母猪饲养和管理
成功饲喂母猪的关键在于坚持哺乳期的充分饲喂,而在妊娠期要限制饲喂这是一普遍原则。在生产实践当中,我们饲养瘦肉型母猪,在环境条件适宜,没有严重寄生病侵扰的情况下,一般每天投喂母猪妊娠阶段饲料1.8-2.5kg即可满足需要。增加妊娠期间母猪的采食量,显著地增加母猪体重,对新生仔猪体重没有多大影响。但据研究资料表明和生产实践中反映,限制妊娠期的母猪采食量可增加胚胎的存活率和窝产仔数,可减少母猪分娩困难和全猪被母猪压死的可能性。然而,妊娠期的母猪采食饲料量增加,则会导致哺乳期饲料采食减少泌乳量下降。因此,妊娠期饲喂高水平日粮将使哺乳期的采食量减少,从而较早开始动用体储备。限制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将会防止体重的损失,而有助于延长母猪的繁殖寿命。
在实践当中限制妊娠期的母猪饲料采食量应根据实际饲喂水平依个体而定。决定个体饲喂水平的因素包括:1.母猪体重大小;2.母猪体况;3.饲喂方式;4.舍饲方式;5.环境条件;6.畜群健康水平;7.生产水平;8.管理水平。
一般情况下,将妊娠母猪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管理即:怀孕早期、怀孕后期、围产期。
(一)怀孕早期:配种到妊娠80天,采取限食饲养,减少胚胎早期发育死亡,一般投料1.8-2.5kg/天。
(二)怀孕后期:80-105天,采取限食,适当增加饲料投喂量。因为这是妊娠期的三分之一,母猪胎儿的生长率呈指数级地增长,采食量不足就会导致母猪分娩时处于分解代谢的状态中,而这就会使母猪产后分解自身的体组织,并伴泌乳期采食量会下降。如果在此阶段增加饲料投喂量可避免这一问题,还能增加仔猪的初生重,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一般母猪投喂量为2.5-3.0kg/天。
(三)围产期:产前一周即妊娠105天到分娩,此阶段是母猪体内胎儿增重的关键时期,亦是母猪乳房发育时期,如果增加饲料营养浓度,饲养好此阶段母猪,对降低出生仔猪的死亡率,提高乳猪初生重,提高初乳量及质量,泌乳母猪采食量,缩短返情期,提高多胎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增加饲料投喂量,提高饲料营养浓度。现在我们采用的办法是实行自由采食,较好地解决了“产仔过长”,分娩后“初乳延迟”、“无乳”、“出生后乳猪下痢”、“出生乳猪死亡率高”等问题。
怀孕期前期营养上,日粮中能量浓度3.3千卡/ kg,粗蛋白13%,赖氨酸0.5%增加维生素E和维生素C水平。按每头猪投喂2-3 kg青饲料,矿物质方面除常量外,增加有机铬。怀孕后期和围产期日粮中能量3.4千卡/ kg,粗蛋白16%,赖氨酸0.8%,维生素E、C增加含量,饲料中添加植物脂肪2-4%(脂肪粉2%,大豆磷脂4%)。
在猪群管理上,怀孕前期实行母猪小群(3-5头)管理,怀孕后期进入单体保胎栏,产前7-10天进入产房。
实践证明,在怀孕后期母猪饲料中增加脂肪投喂量,对提高仔猪初生重效果明显。据有关研究表明其主要机理是植物脂肪中,一些中链的脂肪很容易被猪消化,中链的甘油三酯很容易被代谢成为酮体,因为酮体很容易穿过胎盘,用于发育胎儿脂类的合成和生成葡萄糖,因此,它能提高出生时胎儿的能量贮存和仔猪生存能力。
三、泌乳期母猪饲养
泌乳在整个繁殖周期中尤为重要。其主要目的是哺育出大量健康又强状的仔猪。泌乳母猪需要积累消耗一定的体储来获取维持和泌乳的能量需求。体储备过度损失显著降低体重,导致断奶到重新交配的时间延长,妊娠率降低并易被提前淘汰。因此,采取特殊的措施以确保泌乳期间正确的饲喂。
母猪在泌乳期要大量采食,以获得最大产奶量,产奶量的提高也会增加哺乳仔猪的生长速度,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必须围绕增加泌乳母猪的采食量上下功夫,通过维持母猪泌乳期间高水平的采食量,减少母猪体和背膘的损失,增加产奶量,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减少仔猪死亡率和提高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
(一)提高母猪泌乳期间的饲料采食量的方法
1.减少妊娠期间的母猪采食量。这是因为有研究结果表明,母猪泌乳期间的饲料采食量和妊娠期间的饲料采食量呈负相关。妊娠期间的饲料采食量虽增加,泌乳期间采食量则下降,妊娠期间的饲料采食量越多,泌乳期间的食欲越低,实践中为增加母猪采食量,常可添加甜味剂。
2.增加泌乳期间母猪日粮蛋白水平。母猪在泌乳期所食日粮蛋白水平越低,则日采食量减少,在实践中泌乳母猪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不低于15%(赖氨酸0.7%)。
3.增加饲料中能量含量,添加植物脂肪2-4%。
4.增加投喂次数,采取自由采食,一天3餐为宜。
5.用湿拌料投喂。
6.不限制母猪饮水。
7.控制环境条件,夏天降低室温,要避免水滴散落在初生仔猪身上。
要避免水滴散落在初生仔猪身上。
(二)确保泌乳母猪营养需要。泌乳母猪能量需要与怀孕母猪相似。它的水平依母猪体况,窝产仔数和仔猪生长率而改变。而日粮中营养浓度为3.4千卡/ kg,粗蛋白水平不低于16%,母猪日粮中氨基酸基本平衡,氨基酸需要最主要的是赖氨酸。日粮中赖氨酸水平必须参照母猪的性能水平来加以确定。窝产仔较少的母猪,对赖氨酸需要量小于窝产仔数较多的母猪,因为母猪窝产仔数较少时其泌乳量也较小。我们必须根据母猪的生产性能水平和采食量来确定其日粮应含多高水平的赖氨酸。大致的规律是,一头母猪为每千克窝仔猪需要26.2克赖氨酸,一般情况下猪日粮中赖氨酸水平为0.8-0.9%为宜。
维生素和矿物质,按营养需求供应,我们在实践当中通常增加维生素C的添加。
(三)产后防制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
产后疾病较多临床常见的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
尽管遗传、营养、便秘、霉菌毒素,环境高温,泌乳开始过早和又脏又温的地面被指责为无乳综合症的原因。目前的研究表明大肠菌类微生物可能引起无乳症,它产生的内毒素会降低分泌催乳素——一种泌乳所必需的激素,为防止产后疾病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的发生,除采取如下几条措施如清洁产房,日夜分娩设施由高温高湿,减少遗传、营养等方面的疫病外,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产后1-2针,注射大剂量的青枚素、链枚素,或其它长效制剂,这样能有效地防止母猪产后疾病发生,我场三年来使用效果很好。
同是在母猪饲养过程中,推荐怀孕前期母猪实行小群喂养,怀孕后期定单栏保胎,围产期、泌乳期实行高床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