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钒与动物营养

为猪商城 / 2017-01-12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钒是一种有毒的元素,直到1975年Cherney从马骨酪肌中分离出了Na-K-ATP酶的抑制物,证实该抑制物为钒酸盐,人们才开始重视对钒生理、生化作用的研究,并认识到钒是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进入20世纪80年代,钒的化合物开始被运用于糖尿病、贫血、结核、神经衰弱等疾病的治疗,随着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们对钒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1 分布

??元素周期表中钒属于第四周期VB族,原子量50.941,熔点19.9℃,沸点3400℃。自然界中有两个钒的同位素51V和50V,而46V、47V、48V、49V、50V、54V则为人工放射核素。地壳中钒的平均含量为135.Omg/kg,较铜、锌、钻等含量要高很多。

??钒在动物体内浓度较低,含量在0.02~O.06mg/kg之间,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分别为脾脏、胰脏、前列腺0.02~0.03mg/kg,肝脏0.03~0.05mg/kg,肺O.06mg/kg,肌肉0.03mg/kg左右。与其他动物相比,鸡体内钒的含量较高,其中骨酪约为0.37mg/kg,蛋黄中为0.002~0.021mg/kg,而蛋清中则低于0.002mg/kg。

??钒在哺乳动物体内主要积聚于骨骼、肝、肾中,其存在形式为正钒酸盐(5价)和偏钒酸盐(4价)。食物中钒多以正钒酸盐或氧钒离子(4价)的形式存在。空气粉尘中的钒主要是V2O5(5价)。

2 代谢

??钒主要通过口腔、呼吸道、表皮吸收及胃肠外给药等途径进入动物体内,动物胃肠道对钒的吸收与制剂形式即钒化合物的溶解度及化学性质有关。一般情况下,水溶性的阳离子钒容易被吸收,吸收量可达摄人量的10%,阴离子钒不易被吸收,吸收量低于摄人量的1.0%,约0.1%~1.0%。

??通过摄食进入动物体内的钒除被吸收利用外,主要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而经静脉注射进入动物体内的钒则多经肾脏随尿排出。

??3 毒性

??钒的毒性很低,但其化合物对人及动物有中等毒性,其毒性随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大,以V2O5及其他5价钒盐毒性最大。鸡饲料中添加30μg/kg (干物质,DM) V2O5会阻碍鸡的生长,添加200μg/kg (DM)V2O5会引起鸡只死亡。

??空气中的钒主要为冯V2O5,人和动物通过呼吸系统吸人大量钒尘后,会引起急性中毒,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为咳嗽、咯痰,喘气,流鼻涕,胸闷、气短、肺中可闻干性罗音,有的鼻粘膜发痒,患者常常呕吐、头晕、全身乏力、舌苔呈绿色。试验证明,公畜慢性钒中毒后,精子存活率和活动能力显著降低,随着中毒时间延长,精于畸形率明显增高。禽类对钒较敏感,饲料中添加量以雏鸡、<5μg/kg蛋鸡<10μg/kg为宜。草食动物对钒耐受力较强,日粮中最高可以添加到20~5Oμg/kg。

??4 营养作用

??4.1 对生长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钒可以促进动物生长。研究表明,鸡日粮中钒含量低于1.0μg/kg,生长明显减慢;日粮中添加3μg/kg钒,生长显著加快。缺钒还会引起母畜产乳量下降。
??4.2对造血的影响 钒可以促进哺乳动物的造血功能,还可以增强铁对红细胞的再生作用。动物试验证明,给试验动物饲喂葡萄糖酸钒等制剂后,可使其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增多。每天给家兔饲喂0.3~0.5mg/kg钒,40d后其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停止饲喂钒制剂后网红细胞迅速恢复正常,红细胞则缓慢增加。临床上己将其应用于治疗出血性贫血和败血性贫血。

??4.3 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钒能够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大量研究证明,饲料中缺钒可引起动物体内胆固醇含量增加,而饲料中添加足够的钒时血浆中胆固醇含量会下降。

??4.4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钒酸盐对心血管的作用与强心苦的作用相似。低密度(0.05~1.00mmol/L)的钒酸盐可以使离体心室收缩力增强,而高浓度的钒酸盐,对心肌的收缩力则有抑制作用。

??4.5 对肾脏的影响 动物摄人的钒酸盐主要经尿道排出,并在肾小管内积累,因此钒酸盐对动物肾功能有一定影响。试验证明,肾小球滤过率、尿流量、肾血管阻力以及对钠重吸收的抑制等,均随钒酸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4.6 对血糖的影响 钒具有类胰岛素样作用,钒酸盐可以明显降低血糖、尿糖,改善心肌病变,并抑制糖尿病动物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促进脂肪的合成。

??钒是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对钒的需要量较低,食物中的钒,己能基本满足机体的需要,而其它动物对钒的需要量较高,缺乏时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鸡缺乏钒时主要表现为生长抑制、产蛋性能降低、脂肪代谢紊乱、死亡率增高;反刍家畜缺钒会导致母畜受胎率下降,流产率显著增加,产奶量降低,严重缺乏时死亡增多。目前常用的钒添加剂为钒酸铵。由于对钒的研究重视较晚,对其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方式、各种动物的需要量、毒性、毒理、安全范围等问题尚未完全搞清,需要加快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应用于畜牧业和饲料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