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2017-01-10
梁随政既是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邵棚村党支部书记,又是当地养猪大户。11月25日,梁随政投资100多万元的大型粪污处理设施开始运行,两台高科技蒸压设备直接将养殖场的废渣、废物、废水综合利用,产生的沼气直接通到农民家中,供280多户农民无偿使用。村民梁桂英高兴地说:“沼气好得很,干净又省钱。”
养殖场污染一直是困扰农村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如何减少污染并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梁随政打造生态养殖模式,建设1000立方米的大型粪污处理设施,把养猪场每天产生的粪污进行生物发酵,产生的沼气供村里280多户家庭照明做饭,沼液沼渣用于种植林果、蔬菜、养鱼等,做到种养结合。这种循环利用模式,不但解决了养猪场的污染问题,还带来了可观的农业循环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的新路子。
村民梁根成说:“省工、省时、投资少。原来烧柴的时候,屋里烟尘到处都是,脏兮兮的。现在用上了沼气了以后,屋里非常干净、整洁。”
而从蒸压设备底端流出的沼渣、沼液同样备受农民青睐,成为种植、养殖的“抢手货”。村民杨保国竖起了大拇指说:“这废料好的很,浇园子,浇果树,还鱼塘,都在这拉料。”
据梁随政介绍,邵棚村循环农业主要是依靠养殖场的粪便及污水进行厌养发酵,产生沼气、沼渣、沼液,沼气作为清洁能源直接输送到每家每户进行烧水、做饭,沼渣沼液又是一种有机肥料,输送到蔬果基地及鱼塘,真正达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全年的经济效益在3000多万元以上,实际利润在250万左右。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科技产业,主要是将农村的废渣废物综合利用,产生清洁能源和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近年来,襄州区紧盯科技发展,按照“科技产业、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原则打造循环农业产业园,实现变“废”为“宝”,真正让农民得实惠。
梁随政介绍说:“沼液用于水果、蔬菜、林果、精养鱼塘,是有效的有机肥料。沼渣进行花卉培植,也是有效的生物肥料。我们养殖场产生的沼渣、沼液,能够满足2000多亩的林果种植、蔬菜种植以及渔业养殖。”
沼渣、沼液还田肥地,尤其是用于果树、蔬菜、粮食、育苗和养殖等无公害生产领域,既增加土壤有机质,又减少化肥施用量,推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种养业的协调发展。这种循环利用模式,不但解决了养殖场的污染问题,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悉,襄州区以科技为依托,打造循环农业,让昔日的“废弃物”变成今日的“香饽饽”,实现变“废”为“宝”,共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了7个试点循环农业产业园,10000多农户从中受益,每年可为每家农户节约2000多元。